湖北省歸國華僑聯(lián)合會

湖北省在主題教育中著眼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 時間:2023-07-17
  • 來源:湖北省僑聯(lián)
  • 作者:湖北日報

我省在主題教育中著眼基層所盼民心所向——

辦民生實事解民憂暖民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為民辦實事,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湖北緊盯“踐行宗旨為民造福”目標,做好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工作,切實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

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結合“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著力辦理一批發(fā)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民生實事,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xù)。

厚植為民情懷 聽民聲解民憂

為民辦實事,要自覺問需于民。

全省各地各單位堅持把大興調查研究貫穿主題教育始終,努力在調查研究中了解實情,摸清群眾所需。

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全域摸排農村供水水質情況,對每一個縣、每一處工程、每一個水源地情況進行調查,了解水質現狀和問題。

經過全面調研,他們提出強化水源保護、完善凈化消毒設施、加強水質檢測監(jiān)測、建立高效聯(lián)動機制、強化要素保障等對策建議,并高效完成新建水源、置換水源、管網延伸工程51處,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水源保護率提升3.9個百分點。

省人社廳積極開展人社干部“走流程”活動,通過線下走訪、陪同辦理、暗訪等方式,了解社保政策落實和經辦服務的堵點痛點。

親身體驗群眾辦事流程后,陸續(xù)啟動“武鄂黃黃”社保經辦服務一體化、構建大數據“靜默認證”平臺等工作,推動人社服務提質增效。

為了解群眾想要住上怎樣的好房子,省住建廳陸續(xù)開展6次“建設先行區(qū)、住建怎么干”思想大討論、實施“破冰提能”四大行動,先后49批次到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圍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等內容傾聽群眾心聲。

老舊小區(qū)有安全隱患,就提上改造日程,上半年全省老舊小區(qū)改造已開工4283個,開工率99.7%;城市停車難,就“見縫插針”加設場地,目前已新建停車設施12.9萬個。

聽民聲方知民盼。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累計開展調研7萬余人次,調研發(fā)現問題3萬余個,建立調查研究“三張清單”,為辦實事、解民憂提供了精準靶向。

貫徹為民理念 以實干暖民心

為民辦事,唯有實干方能干實。

4月以來,省委、省政府聚焦就業(yè)、教育、醫(yī)療等群眾反映強烈、期盼強烈的重點民生領域,在省級層面統(tǒng)籌實施十大類民生實事項目。

要讓人民群眾“老有所養(yǎng)”——

省民政廳著力推進養(yǎng)老服務提檔升級,建成養(yǎng)老服務綜合體40個,改造提升農村互助照料中心142個,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1.27萬戶。

同時,各地結合美好環(huán)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工作,開展居家和社區(qū)基本養(yǎng)老服務提升行動,推動解決特殊困難老年人就餐難問題。目前,全省運營老年幸福食堂1380個,惠及老年人27.6萬人;新增家庭養(yǎng)老床位7142張,提供居家上門服務1.1萬人次。

要讓人民群眾“病有所醫(yī)”——

省醫(yī)療保障局將提升醫(yī)保經辦能力和水平作為重要任務,推進資源服務平臺下沉,健全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醫(yī)保經辦服務網絡,打造“15分鐘醫(yī)保服務圈”,全省135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2.69萬個村(社區(qū))實現全覆蓋。

要讓人民群眾“生有所托”——

省婦幼保健院實施母嬰安全和健康兒童提升計劃。今年二季度,該院為72.5萬人次提供門急診服務,保障2.5萬人順利出院,迎接6251名新生兒安全誕生,危重孕產婦救治成功率達100%。

要讓人民群眾“鄰里相親”——

省司法廳加強矛盾糾紛化解,全省各級人民調解組織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0萬余次,調解矛盾糾紛12萬余件,在全省范圍內累計培育“法律明白人”9.5萬余人,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qū)),大事不出鄉(xiāng)鎮(zhèn)(街道)。

在以上率下的激勵下,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積極行動,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成員領辦民生問題907個,已解決138個,以實實在在的舉措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濃濃暖意。

樹牢為民標準 重民意促整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好檢視整改。堅持邊學習、邊對照、邊檢視、邊整改,把問題整改貫穿主題教育始終,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以為民造福為目標、以人民滿意為標尺,全省第一批主題教育單位認真排查檢視問題、系統(tǒng)開展專項整治,持續(xù)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省公安廳開通“公安廳(局)長信箱”,對外發(fā)揮網上信訪主渠道作用,及時回應群眾訴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對內充當執(zhí)法管理“啄木鳥”作用,剖析公安執(zhí)法和隊伍建設問題,倒逼公安機關執(zhí)法規(guī)范化建設。信箱開通至今,共收到群眾網上來信4700余件,按期辦結4600余件,辦結率超90%,收到群眾感謝信228封。

為減少人民群眾反映的“不合理檢查及用藥”問題,省衛(wèi)健委組織全省所有三級醫(yī)療機構及10家二級醫(yī)院參加全國2023年處方抽查工作,并要求全省各級衛(wèi)生健康部門強化監(jiān)督檢查,將專項治理納入日常監(jiān)管。

專項治理以來,各級醫(yī)療機構共發(fā)現突出問題2.5萬余個,建立整改臺賬,實行銷號式管理。截至今年6月底,已完成整改2.4萬余個。

省教育廳在主題教育中發(fā)現,群眾對中小學教輔材料違規(guī)收費、中小學食堂服務保障學生不到位等問題反映強烈。

該廳及時行動起來,指導各地自查自糾,發(fā)現問題1409個,已整改711個,移交問題線索10條。同時,制定校園食品安全考核細則及評估標準,把中小學食堂食品加工全鏈條、全過程安全、營養(yǎng)配餐管理和學校食堂財務管理納入“互聯(lián)網+明廚亮灶”智慧監(jiān)管平臺內容,受到學生與家長好評。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的政績,在積極擔當作為、不斷開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的過程中持續(xù)成長鍛煉,以更強的決心、更高的水平辦好民生實事,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曾雅青)

咨詢答疑 聯(lián)系我們 關注我們

武漢市僑聯(lián)

黃石市僑聯(lián)

十堰市僑聯(lián)

宜昌市僑聯(lián)

襄陽市僑聯(lián)

鄂州市僑聯(lián)

孝感市僑聯(lián)

荊州市僑聯(lián)